床位爆满!神外专家的连锁脑科医院运营密码
开业不久就一床难求,如今进入连锁新阶段。由我国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孙成彦教授一手创办的壹博脑科是一个“传奇”的存在。8月19日,看医界2023品牌医疗管理创新游学考察研修班走进上海壹博医院,揭开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孙成彦教授打造脑科连锁品牌背后的神秘“面纱”。
上海壹博医院的选址距离上海市区甚远,也正因为如此,孙成彦和他的团队早就以院为家。对于在体制内已经达到足够成就的孙成彦来说,创办自己理想中的医院才是他的“终极梦想”。
获得归属感,用承诺留住人才
让孙成彦走出体制的冲动,与他那本记录着排队患者的小本子有关。那个本子里记录着489名等待手术的患者,每位患者至少要经历两次手术,也就是1000台手术正在等着他。孙成彦表示,公立医院看上去资源丰富,但在实际分配的床位资源是十分匮乏的,他创业的初心就是能为患者创造更多空间,缓解病患看病难、手术排队时间漫长的难题。
但孙成彦并没有一开始就着手建医院。从著名三甲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辞职后,他找到当时正在寻找医生集团合作的上海市浦南医院刘卫东院长。孙成彦至今清楚记得,在刘院长的小会议室里,两人讨论未来合作的情景,当晚,他就回家写好了合作协议,第二天双方就爽快签约。一周后,刘院长为孙成彦腾出一个楼层,配备了护理后勤团队。自此,孙成彦开始了以“上海壹博医生集团”为主体的创业路。
与浦南医院的合作是一种标准的轻资产运作模式。孙成彦回忆,当时楼层有26个病床,开诊当天就收了18个患者,第二个门诊就满了,每天除了门诊和手术,其他时间孙成彦就坐在办公室喝茶。这样的日子虽然轻松愉快,但这对于心中有医院梦的孙成彦来说并不满足。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一个问题:员工缺乏归属感。
在孙成彦心中,员工的归属感很重要。医院开业后,孙成彦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他不光是专家,更是医院的管理者。身为专家,孙成彦非常了解专家们的脾气,在他看来,“如何服务好病人,如何服务好员工,如何服务好专家”,这三个服务对医院运营至关重要。
对大多数民营医院来说,聚拢人才是一个难题,这一点孙成彦也深有体会。孙成彦的做法是给予员工承诺并且实现承诺——“承诺可能会比你给他的期权股权更加重要”。对员工来说,实实在在的激励永远是最有动力的,当然这一切建立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这样一个团队的“狼性”和“战斗力”就能发挥。让员工有足够的获得感,不断看到希望,这就是孙成彦实现员工凝聚力的方式。而现实是,他的员工也确实心甘情愿和他一样“以院为家”,一周六天工作制,更是有员工干脆在医院附近安家。
良性的扩张:城市合伙人模式
为了创建属于自己的医院,孙成彦卖掉了一套房子,这就是他创办医院的原始资金,另一部分资金则来源于银行、以及一位做装修工程的患者家长的帮助。当时的孙成彦除了开刀其余时间全都泡在工地上,资金不够就求亲靠友、东挪西借,硬是在没有融资的情况下,顺利让医院开业了。
在孙成彦看来,资本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资本的帮助自然能为医院发展提供大量资金,但也存在被资本绑架的风险。为了与资本良性共处,孙成彦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城市合伙人。
所谓城市合伙人,就是孙成彦团队输出技术与管理,合作方在资金和地方人脉等方面出力。据统计,中国现有脑瘫患者700多万,全国只有不到20家医院能够开展正规的综合治疗。孙成彦相信,如果找到合适的“城市合伙人”,就能够更快地帮助到更多患者。
“城市合伙人”第一个成功复制的项目就是天津壹博鹏瑞利脑科医院。在看医界主办的上海医交会上,孙成彦教授结识了知名的新加坡鹏瑞利医疗集团,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天津壹博脑科医院落地天津鹏瑞利医疗城,医院核定床位300张,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
精细化管理是成败关键
实现了建立一家医院的梦想,但接下来的考验还没停止。孙成彦表示,医疗服务是要脚踏实地:“今天你已经建了医院,就不能再拿PPT讲故事,而是要看你的业绩、收入、利润,而精细化管理正是医院运营成败的关键。”
在本次游学考察过程中,孙成彦教授详细介绍了上海壹博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制度、流程和纠错机制,如数家珍,让在场的学员们受益匪浅。
实际上,孙成彦在精细化管理上的丰富经验与其一直以来的创业探索经历有关。早年托管医院时,孙成彦就有成本核算意识,比如药品和耗材的最大和最小备货量,都是根据业务量来确定。他清晰地记得,当年他管理的那家医院,考虑手术量和患者成年与否的区别,不同型号的导尿管备货必须保持在5-15根。那时医院信息化还很落后,这些全靠人工计数,及时翻货。现在有专业软件帮助,进销存的动态管理早已成为日常操作。
在壹博医院运营早期,为了控制人员成本,壹博实行“业务先行、稳态招人”的办法。孙成彦指出,新医院开张前,传统做法是提前一次性把人招聘到位,先进行培训,其中不可避免存在人力浪费。壹博则紧密关注实际业务量,动态调整,短期内采用延长工作时间等办法应对人手短缺,等增量稳定后再招聘。
作为“一把手”,孙成彦还亲自抓过节电节能问题。他采用楼面负责人和后勤负责人交叉管理、辅以3人督查组不定时巡查的办法,敦促医院上下及时关灯关空调。专项行动最初的一个多月,大家不免怨声载道,三个月后,违规严格处罚,良好的行为规范就此养成。看到用电量的前后对比,供电局一度怀疑这家医院“偷电”。
运营和专家一样重要
在本次参访的交流中,很多来自社会办医管理层的学员都有一个困惑:专家哪里来?究竟怎样才能吸引专家加盟。对此,孙成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专家”,对于专家出身的孙成彦来说,他非常了解专家的秉性和专家们在合作中的立场与想法,他也体会过大力扶植专家却只能“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孙成彦表示,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社会办医缺专家,实际上更缺的是优秀的运营团队,也就是医疗机构品牌和市场的运营。
孙成彦表示,诚然技术是基础,但如果没有品牌,技术再好的专家也只能坐在办公室喝茶,真正输送资源的其实是品牌和运营团队,这一点,他必须让合作的专家明白。同样的,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如果可以拥有优秀的运营团队资本也好、专家也好,也都更愿意加入。
从以专家的身份加盟平台,到建立自己的医院,两种角色孙成彦都体验过。在他看来,在平台里负责技术比较像工作赚钱,而创业更像是事业。当然,无论是哪种方式,行医的本质都是为人服务,但孙成彦选择的是后者:“钱并不重要,建立一家理想中的医院,终其一生都会满足”。
回归初心,慈善是一种信仰
在没有大资本加持的前提下,孙成彦在创业路上一直告诉自己:要奉行初心和情怀,回归医疗本质,体现医疗公益性。在我国广大的脑瘫患者群体中,很多家庭的经济都不宽裕甚至很困难,加上社会赋予的“残疾人”标签,他们对费用非常敏感。为此,孙成彦常年带领团队做公益,尽量为患者减轻负担。
孙成彦介绍,医院开业两年,壹博创立的“壹公益”慈善公益项目,在国内十余个省份巡诊义诊接近200次,组织院内爱心公益日40场活动。壹博要求全员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每年必须参加公益活动不少于三天时间。
据悉,开业两年来,壹博医院减免困境脑瘫儿童医疗费100多万元,即使在疫情期间,医院面临严重困难,壹博依然坚持贫困家庭脑瘫患儿医疗费用减免政策,同时也得到了基金会和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个人对脑瘫患儿的资助,为此,孙教授付出了很多心血。
就在几天前(2023年8月30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脑瘫儿童救助项目启动仪式在上海壹博医院举行。孙成彦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从事脑瘫专病领域这些年来,他见过太多脑瘫家庭因经济困难而耽误了孩子的治疗,每次亲眼见证孩子实现 “会站、会走、会跑”的梦想都会有种深深的满足感和获得感。未来,上海壹博医院将与中华儿慈会携手前行,为更多的脑瘫儿童提供医疗援助,减轻其经济负担,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康复的梦想。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