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上市医疗集团年度“成绩单”:医院集团业务贡献大增!

看医界据公开报道编辑 2023-03-30 10:11:40



环球医疗公布2022年度“成绩单”


3月29日,通用环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球医疗”)公布了2022年度的经营业绩,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19.12亿元,较上年增长20.2%,其中医院集团业务实现收入62.11亿元,较上年增长34.8%,占总收入比重已提升至52.1%。净利润20.88亿元,较上年增长2.8%,其中医院集团业务贡献3.78亿元,较上年增长48.0%


2022年,环球医疗新增了7家医疗机构并表,合计开放床位数3357张。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并表医疗机构55家(其中包括4家三甲医院和26家二级医院),合计开放床位数13615张;管理体系范围内的待并表医疗机构合计开放床位数超过2,000张,当前合计规划内部建设床位数超过4,000张。


未来,环球医疗将在已有规模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内部新建与外部并购/合作的方式,扩充医院集团运营规模。(中国财富网)

昆明:又一国字号区域医疗中心封顶


3月29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周佳宣布,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院项目(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主体结构顺利封顶。预计于2024年底全面完工。


该项目紧邻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呈贡医院,占地面积114亩,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设置1200张床位,建有住院综合楼、门诊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医技楼等。项目以建成云南领先、辐射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质量的创伤救治医疗服务体系为目标。(健康昆明)

东莞:已有三位博士院长


广东东莞卫生健康系统现有三位博士院长: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市东部中心医院)钟敬祥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市东南部中心医院)邵义明教授,市松山湖中心医院黄晓芸教授。


在这三位博士院长中,只有黄晓芸是1997年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就扎根东莞,至今26年,可谓东莞卫生健康系统自己培养起来的第一位博士院长。黄晓芸从2022年5月出任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院长至今。(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三甲妇产科医院分院预计今年三季度全面运营!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红房子医院)预计今年三季度全面运营。据悉,该项目占地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计床位500张。未来将建设成为一所拥有妇科、产科、妇幼保健、生殖医学等全国领先学科的高水平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同时辐射长三角地区,充分发挥青浦新城在长三角一体化当中的龙头引领作用。(每日青浦)

三甲医院3位学者入选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3月28日,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江涛、吴涛三位学者上榜。三位学者均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学科,其中王拥军连续7年上榜,江涛和吴涛均是连续3年上榜。


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5216人,来自504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在临床医学领域,共计268名学者上榜。其中首都医科大学共计17名学者上榜。(北京天坛医院)

新晋中科院院士,受聘三甲医院


3月2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举行聘任仪式,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主任张旭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特聘教授。


据悉,张旭院士现任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腹腔镜与机器人手术分会主任委员,全军战创伤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及全军重大后勤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公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新《指标》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针对性。根据我国肿瘤性疾病患病情况,首批选取了肺癌、乳腺癌等10个位居城乡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或死亡率前列的病种。


二是科学性。根据肿瘤性疾病重点技术和诊疗过程关键环节遴选指标,充分考虑指标的监测价值、敏感度和导向作用。


三是规范性。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指标的定义、计算公式、意义进行了明确界定,对部分指标进行了补充说明,防止出现误解误读。


四是可操作性。充分考虑指标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并对指标进行了统一编码,便于行业交流和信息统计,适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质控组织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管理工作中应用。后续,国家卫健委将根据工作需要和行业发展,进一步扩充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覆盖的病种范围,不断健全和优化质控指标体系。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项质控指标和各种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自我管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并按要求做好相关指标信息的上报工作。(国家卫健委官网)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