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二期正式启用!学科、人才、服务提质升级,长寿医疗体系加速建设

看医界 2025-08-14 11:54:13

2025年8月13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以下简称“泰康同济”)二期正式开业运营,同期,“长寿时代,健康有约”创新医疗发展论坛在医院成功举办。


二期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开业五年多的泰康同济正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武汉大学泰康临床学院,在“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战略指引下,围绕“5+N”整体学科发展规划,发挥“医险结合、医养融合”特色,泰康同济坚持高质量建设长寿医院,为广大客户与民众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勇慧在致辞中表示,大学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企业是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医疗机构是服务民生的主阵地。华中科技大学与泰康在医工交叉、大健康生态构建、临床科研合作等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为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相信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二期的正式启用,必将为武汉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带来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武汉大学副校长袁玉峰在致辞中表示,泰康与武汉大学的合作,开创了头部企业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国际一流医教研体系的全新模式。如今,“教研在武大、临床在泰康”的模式已成为校企合作的标杆。未来,武汉大学和泰康将进一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共建武汉大学泰康临床学院为契机,共同建设世界一流的医学和生命科学,共同开展面向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科学研究,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开新路、辟新局。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向清在致辞中表示,建院五年多来,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始终坚持医教研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保障武汉乃至全省人民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其发展历程也是湖北省社会办医力量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天医院二期项目的正式启用,既是医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湖北省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激发社会办医活力的又一新成果。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在讲话中表示,泰康同济是一所英雄的医院,建院五年多来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更于今年正式挂牌成为武汉大学泰康临床学院,成为泰康医疗人才培养的基地。泰康同济二期的开业,标志着泰康的医疗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泰康医疗要志存高远,打造成为中国社会办医的金字招牌,利用泰康作为世界500强的体制机制和资源优势,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顶尖高校的医疗体系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以及医教研一体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中国医疗领域里一个新的增长极和创新力量。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书记唐洲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程帆三位嘉宾,分别进行了《RNA化学生物学与生命健康的研究》《以医工交叉为引擎,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健康支点》《医工交叉创新推动医学技术进步》主题报告分享。


武汉大学泰康临床学院院长、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执行院长王志华在主题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医院在学科人才、医疗质量安全、新技术新项目、医院二期建设以及三甲创建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作为泰康在华中地区重点布局的产学研一体化医学中心,泰康同济将以夯实医疗业务根基和特色化发展为总体思路,一方面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开展“高精尖”新技术新项目,打造优势学科品牌;一方面充分发挥险资办医的特色优势,医险结合、医养融合,建立特色专病中心,引进前沿创新药,满足不同客户与民众的个性化健康需求。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向清、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波、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付旻、汉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亮等政府领导;武汉大学副校长袁玉峰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翔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程帆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勇慧教授,武汉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教授,武汉同济医院院长胡俊波教授等高校与医院专家、管理者;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湖北楚商联合会秘书长蹇宏,浦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彭超,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田超华等企业家、协会代表;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泰康医疗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肖万超,武汉大学泰康临床学院院长、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执行院长王志华以及泰康保险集团、泰康各子公司和在汉机构代表、泰康居民等出席本次活动。


深化多学科融合,打造优势专科集群


诞生于2020年2月的泰康同济是由世界500强企业泰康保险集团全资投资,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合作管理,按照三级甲等标准强强联合打造的高品质、非营利性综合医院。



此次二期的开业进一步优化提升医院的学科布局,各科室之间打破专科界限,不仅实现了空间上的资源整合,更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同与联动,打造创新多学科紧密合作的“整合式医疗”服务模式,提高疑难、复杂和危重病症的诊治能泰康同济在多学科融合探索上的持续深入,得益于医院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通过“一边积极引进头部专家,一边不断培育中青年团队”的引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已拥有副高以上职称医师近百人。医院还深化与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战略合作,引进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数十位知名专家担任学术科主任、首席专家、兼职专家等职务,在泰康同济坐诊、查房、手术。


在强大的人才团队支持下,医院学科不断突破,已拥有信息科、临床药学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病理科等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结直肠肛门外科、放射影像科等5个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泰康医疗五大战略学科之一,泰康医疗神经医学中心以泰康同济为核心主体,聘请湖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科医院院长陈劲草教授为首席专家,每周在泰康同济坐诊、查房、手术,开展神经外科各类复杂手术。围绕中心发展需求,医院整合相关专科资源,持续推进神经医学中心的多学科融合,提高疑难、复杂和危重病症的诊治能力,逐步建设成为区域神经诊疗高地。


此外,医院还聚焦发展骨科、肿瘤科、眼科等重点建设专科,着力构建MDT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通过动态管理和灵活的资源配置,拉动和支持专科发展,打造学科链条,内部形成有特色的学科群,外部形成有影响的学科联盟。


二期亮相,环境、设备、服务全面升级


泰康同济采取“一次建成,分期开放”运营策略,一期项目于2020年2月投入使用,实际开放床位数为548张。二期区域总建筑面积约5.18万平米,完全开放后全院最大可使用住院床位数将达到1200余张。 


医院二期区域开放后,健康管理中心、放射影像科、康复治疗区、手术间等面积显著扩大,还新增了国际医疗部、儿童康复中心、核医学科、日间手术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实验室等区域。同时,医院对科室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如康复医学科、胃肠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全科医学科等病区,整体搬迁到了C栋,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在医疗服务上,新开设的健康管理中心3楼区域、儿童康复中心、核医学科及康复医学科新启用的综合治疗大厅,也将为客户与民众提供更多特色医疗服务,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在硬件设备上,医院二期引进了全球先进的外科手术设备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联影全新一代高端全芯无极数字化uCT960+ 320排CT、uMI Panorama 28C PET/CT、新一代西门子Symbia intevo6 SPECT/CT、高场强联影uMR790 3.0T磁共振、西门子ARTIS icono biplane双C臂DSA等先进设备,为先进诊疗技术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深化医险结合,国际医疗部持续打造高端医疗服务


作为泰康同济二期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新开设的国际医疗部将给客户与民众带来更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国际医疗部病区既有单独的私密空间,又有满足待客需求的会客厅,病区的智慧病房和智能家具集成多个物联网自动采集数据设备,实现智能化提醒及预警。同时,病房配备了各类设施与生活用品,可直接“拎包入住”。


为了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就医体验,国际医疗部门诊以预约制为主,提供全流程一对一服务和绿色通道、全程翻译等特色服务。同时,国际医疗部还创新采用“医生围着病人转”模式,以全科医师为主导,联合专科医师、药剂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师和护师协同诊疗的“1+N”团队工作模式,为就医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此外,国际医疗部还以全院各科资深专家、武汉同济医院知名专家乃至国内外各学科权威专家为依托,打破专科界限,创新多学科融合的整合式医疗服务模式,让每位患者都可享受量身定制的医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二期的启航,特别是国际医疗部的正式投入运营,医院将进一步发挥在健康管理、高品质医疗、医康养融合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深化与泰康的保险主业的协同发展,在近年推出的“先诊疗后付费、健保通驻点服务、商保直赔、私人医生”等医险结合特色服务基础上,进一步与保险支付端形成更好的协同效应,为客户带去更高水平、更多层次的高端医疗健康服务体验。


医教研一体化,打造一流临床学院


建院五年多来,泰康同济始终保持与武汉同济医院的深度合作,并依托武汉大学“四位一体”合作平台,不断推进医教研一体化发展。


今年1月,泰康同济与武汉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揭牌“武汉大学实习实训基地”;6月,泰康揭牌成立“武汉大学泰康临床学院”,泰康同济执行院长王志华教授受聘为首任院长,积极利用武汉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整合医教研优质资源,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同时,武汉大学支持医院培育优势学科、助力建设国际一流的临床学院。


目前,医院已迎来了首批武大泰康班医学见习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见习实践。医院执行院长、武汉大学泰康临床学院院长王志华教授和20余名主任、高年资专家采用医学人文教育、理论授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手术观摩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快速适应临床环境,初步建立临床思维。


此次二期项目中,800余平方米的泰康同济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也将于9月底投入使用,届时将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职医师继续教育以及专科医师技能提升等多元化培训等工作。同期,约1000余平方米的科研实验室也将启用,该实验室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临床样本预处理等多平台为一体,重点面向泰康医疗“5+N”战略学科,旨在培养面向未来的医学科学家。


创新医养融合模式,持续推进长寿医疗体系建设


随着长寿时代到来,人人长期带病生存,疾病谱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泰康积极顺应时代和疾病谱系变化需求,坚定打造泰康特色的长寿医疗体系。


泰康要打造的长寿医疗体系,不是聚焦老年医学这单一学科,而是聚焦整个老年学科群,提供老年医学、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全病程的整合式照护服务。在创新医养融合实践方面,泰康医疗可以与遍布全国的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及康复医院形成高效联动,利用泰康之家十年积累的医疗大数据沉淀,以大量实践数据积累持续推动长寿医学发展,助力建设全生命周期医养康宁无缝对接的服务体系。


武汉作为泰康践行医养融合的重要试验田,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与泰康之家·楚园养老社区持续协同联动,探索落地泰康“同城紧密型”医养融合模式,通过构建医疗养老全周期一体化服务平台,联合开展义诊、药学服务及线上问诊等活动,每月固定的就医班车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为泰康居民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医养融合服务。


以此次二期开业为新起点,未来,泰康同济将继续坚持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坚定践行“5+N”学科战略发展规划,不断探索“医险结合、医养融合”新模式,持续推进长寿医疗体系建设,勇创三甲,全力打造中国社会办医的金字招牌。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