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2亿的大型综合医院被卫生院托管,经营者面临刑事起诉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则刑事起诉法律文书,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该县一家民营医院的法定代表人和实际经营人,被检察院建议以骗取贷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起诉书显示,被告人系该院法定代表人,先后以内乡县某某医院需购买中药材名义,安排提供该医院虚假财务报表、虚假购销合同等向银行提出申请,骗取三家银行贷款共计1600万元。
据《看医界》了解,该院之前就已经在2021年因被当地乡镇卫生院托管引起业界关注。
该院官网简介显示,医院是二级综合医院、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也是全县急救、工伤、交通事故及商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占地128亩,已建成面积6万余平方米,已开放床位400余张。全院拥有医护、医技专业人员300余人,中高级以上职称60余人。
开放400多张床位、300多名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二级综合,可以说在社会办医院里已经是不小的体量,更何况还是在县域。
如此大的块头,投资自然不小,据中华网河南报道,该院是2012年由县委、政府招商引资的,已建成6层门诊楼、16层住院部和3层急救中心,总投资达3.2亿元,设置床位千余张。2015年医院开始运行,2019年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医院。
另据2016年发布的《内乡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其明确提出,促进形成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二级医院,支持社会资本举办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一级医院,建设标准参照国家标准。中心城区范围不再设立新的医疗机构。
可见,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该院是当地政策重点鼓励的社会办医项目,医院的规划体量远比如今开放的400多张床位大不少。不仅如此,医院之所以快速升级为二级医院不仅仅是因为体量大,还在于引入了先进的管理服务。
根据同为河南的港股上市医院集团宏力医疗披露,2016年6月14日,凭借成功运营医院的经验,宏力医疗与南阳市内乡某医院签订管理协议,为其提供医院经营及管理服务。2019年1月,该院成功由一级医院升级为二级医院。
但就是这样一家大型社会办医院,却在去年传出,被当地一家乡镇卫生院托管,令业界惊愕。
2021年3月1日,内乡县城关镇卫生院(县卫校附属医院)正式托管该医院,改为公立制医院,确保留用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正常发放,确保医院医疗卫生事业健康运行。内乡县城关镇卫生院借机实现了一院两区发展,托管的医院比本院要大很多。这一操作,也被业界称为“蛇吞象”。
根据2021年初的一次内乡县县长办公室会议纪要显示,由于医院经营难以为继,让乡内县卫校附属医院阶段性依法托管,由县财政拨付300万资金给乡内县卫校附属医院专项用于该院流动资金,托管后,所有新发生的收费、药品供应、医保接口要与原医院划清界限,起到与原医院债权债务隔离的防火墙作用。
医院被托管还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启动医院的立案、破产清算程序。第三步是重整,拟成立内乡县第三人民医院,收购资产,承接债务,逐步解决相关问题。
如今负面消息再次传来,该院法定代表人被提起刑事诉讼,在此之前曾主动投案,后被取保候审。
如今的医院工商信息显示已经是一地鸡毛,涉及司法案件84起,医院及法定代表人显示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申请执行人包括药品器械企业、银行、建筑公司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建院初期就选择了非营利性医院,登记单位为民政局。按照内乡县的上述计划,该院将变成一家纯粹的非营利性、政府办公立医院。
关于该院的遭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该院法定代表人因骗取贷款获罪的背后,也凸显了当前民营医院一旦陷入财务困境,融资还是比较困难的,导致一些经营者铤而走险虚构购销合同进行骗取贷款,一些医院经营者甚至深陷民间借贷,利息高达24%,最后医院也将加速走向不归路。此外,总的来说,该院当年的巨额投资可以说是盲目的,是在狂热的招商年代,一些不懂医疗的富商回乡投资医疗的典型案例,该项目血的教训表明,医疗投资的蓝海水之深、波涛之汹涌,不仅能让投资者血本无归,还或将面临巨大的民事和刑事风险,因此,跨界医疗投资需谨慎。(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