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 文章正文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名单公布!

宋爽 看医界(ID:vistamed) 2023-03-01 09:55:01

2月28日,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上海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徐建光教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上海市社团局领导、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领导,上海市医事团体联合管理办公室领导等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致辞。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现场,徐建光教授线上致辞)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领导班子产生


在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后,在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第四届第一次理事会、第二届第一次监事会上选举产生了协会领导班子成员,闫东方连任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宋冬雷、刘诗强、缪晓辉、黄开添、钟菊华、张澄宇、乐美芬、廖会员、程传苗、李秋明、沈刚、乔晓洪、丁罡任副会长,李立新任秘书长,刘泓虎任监事长。聘任徐建光、石四箴、张元芳、郝德明、黄钢为协会新一届名誉会长。

(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长名单)

(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长合影)

(向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名誉会长颁发证书)


聘任蔡永葆、陈信垠、陆文佐、韩海卫、张焕祯、杨杰、林春光、陈国兴、黄翼然、王维林、程文灏、王九生为协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张苏华、韩建新、肖建业、季杰、张慧东为协会副秘书长。


会上,闫东方向会员代表做了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建议。会议还通过了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第三届理事会财务审计情况报告和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章程修改说明报告。随后,所有与会代表投票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和监事成员,400余名会员代表大会参与了投票。


选举结果产生后,连任的闫东方会长对各界的信任和寄予的厚望表示感谢,同时也深感引领社会办医发展的担子沉甸甸。他表示,第三届理事会以来,协会经历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也开展了为时三年的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在过去的四年里,协会组织了22家单位参加了国家信用和服务能力评价,带领20家单位探索了国际医疗旅游的实践,同时组织并支持会员单位抗击新冠疫情,合力打赢疫情攻坚战。

(第四届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闫东方讲话)


四年多来,协会强化组织建设,搭建了公私融合、推进社会办医发展的大平台,为推进上海社会办医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差异化发展、同质化管理

上海社会办医迎来创新发展格局


会上,中共上海市医事团体联合管理发展中心委员会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徐本明在致辞中表示,协会领导下的“公私融合、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对推动公立医院和社会医疗机构间人才流动、技术协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向社会展示了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的新形象,为推动上海市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注入正能量。


上海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处处长黄井波表示,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作为本市唯一一家从事社会医疗机构管理的社会团体,拥有一大批管理规范、技术可靠、服务优质、诚信自律、情怀高尚的社会医疗机构会员。希望第四届理事会继续积极引导会员单位坚守医者初心、诚信自律,维护社会医疗机构的整体形象,使上海社会医疗机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表示,近年来,上海致力于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在国家支持鼓励和加快社会办医政策的推动下,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上海社会办医的服务品牌。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在国家政策执行、拓展服务职能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社会办医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虞涛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成立以来,积极发挥了政府主管部门与社会医疗机构间的桥梁作用,为引导行业正确发展承担了大量工作。希望协会能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建立行业评价体系制定、行业标准维护、行业正当利益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进一步有所作为,继续引导广大社会医疗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可靠的医疗服务,为上海建设国际一流医学中心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光教授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作为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名誉会长,他见证了协会十几年的发展壮大过程。在“健康中国2035规划”和上海的城市功能定位下,上海社会医疗机构要秉持与公立医疗机构差异化发展、同质化管理的原则,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式的管理转向精细化,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助力人才技术队伍建设,建立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功能化、人性化、智慧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成立14年,

见证社会办医发展,推动行业服务


据了解,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成立于2009年12月,是全国第一家省市级由社会医疗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工作相关的其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立14年来,协会见证了全国社会办医的发展变迁,在促进上海社会办医规范化发展方面,协会更是在加强行业监管、开展信用评价、加强人才培训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人才培养为例,上海在全国范围内较早打通了人才晋升通道,据悉,三届理事会以来,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承担上海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的社会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统一申报工作,172名社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获得高级职称,通过率超50%。


2019年,受上海市卫健委委托,协会承担并完成了上海市首批国际医疗旅游试点机构的遴选工作,10家试点机构和10家种子培育机构承担了打造上海市国际医疗旅游品牌,探索具有上海特色的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模式的重任。


而在社会办医的学科建设方面,协会成立了23个分会和专业委员会,引入公立医院的专家资源,公私融合发展,多个分会定期举办各类专业技术、诊断、质控、案例分析等学术报告,帮助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青年医师成长。


优质社会办医机构批量涌现


近年来,在政府促进社会办医规范健康发展各项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上海社会办医涌现了一批优质社会办医疗机构,呈现出品牌化、特色专科化、集团化、高水平化、国际化等一系列发展趋势。


以医疗城为例,就在去年底,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上海市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条例》,明确提出加强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医疗服务贸易,建设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支持公立医院与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开展医疗合作,探索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使用机制。社会办医中医疗城版块发展再次迎来政策利好。


为总结上海社会办医管理创新与发展的经验,在经历近两年精心筹备和组织编撰,由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和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看医界传媒及上海多家社会办医管理专家一起合力编撰的专著《上海社会办医管理创新与发展》,2022年8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专著以一批各具特色的社会医疗机构作为样本,提炼了上海社会办医发展至今的思想精华,办医经验。


而规范发展的社会办医,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也勇于担当,据了解,在疫情冲击的三年里,上海社会办医积极参与积极疫情防控,主动捐款、捐赠物资、无偿献血、疫苗接种等,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闫东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将充分发挥“服务的专业性、利益的代表性、协调的权威性”作用,推进协会工作创新,搭建会员与会员、会员与政府、社会对话的沟通平台,积极促进社会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在人才、技术、管理上的交流合作和融合,通过大手拉小手,提升上海社会办医水平。同时继续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培育更多优秀的社会医疗服务品牌,打造上海社会办医第一方阵,亮出上海社会办医的闪亮名片。(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