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文章正文

床位1260张,清华大学青岛医院来了!

来源|看医界 2025-08-07 16:40:42

清华大学第一家异地大型医院来了


日前,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青岛医院(以下简称“清华青岛医院”)迎来新进展,据《青岛西海岸报》消息,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2026年年底竣工。这座总投资47.6亿,规划床位1200张的大型综合医院,这将是清华大学第一个异地建设的大型医院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清华青岛医院(一期)由青岛开投锦创生物医药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投资47.6亿,规划设置床位1260张(感染科60张),牙椅30张。项目预计年门急诊255.5万人次(其中年肿瘤放射治疗约2.4万人次),日均门诊7000人次。



项目设置综合医院、共享医技楼、传染病中心、妇儿中心、心脏及神经中心、肿瘤及消化中心各一座,开设放疗科、放射科、感染科、检验科、血透科、肿瘤科、病理科、儿科、妇产科、急诊科、口腔科、内镜中心、康复科、ICU、核医学科、手术中心、输血科、超声检验科、皮肤科、乳腺中心、神经中心、心脏中心、眼科、药剂科、耳鼻喉科等科室。


此外,项目设置单独的传染病中心(设有肠道发热门诊、呼吸道发热门诊、负压手术室、留观病房)、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青岛医院项目筹备已久。2019年10月,融创中国与清华大学、青岛市政府签署协议,宣布投资45亿元建设"清华大学附属融创青岛医学中心"。然而后来融创中国遭遇债务危机,导致项目停滞。


2023年,国资企业西海岸新区国企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投集团)接手该项目,项目投资额调整为47.6亿元,由开投集团子公司青岛开投锦创生物医药产业有限公司具体负责项目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融创”阶段,曾透露过项目将采用“一址两院”运营模式,在一个院区内并行建设两家医院:一家是1200张床位的市级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另一家是600张床位的国际医院。此外还将建设医学教育中心(6万㎡教学场所);精准医学研究中心、智慧医疗研究中心(4万㎡科研空间),打造“医教研产”一体化的国际级医学中心。但随着“融创”退出国企接手,目前二期项目的规划暂未公开。


清华大学的医院布局


清华之所以选择在青岛建立首家异地附属医院,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作为国内顶尖高校,清华的医学学科其实相对薄弱,加上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北京,优质三甲医院基本已被协和、北医、首医三大体系瓜分完,面对北京医疗资源格局的固化,清华选择异地拓展院区,以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和优质临床资源。


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在北京有4家直属附属医院。


其中最有名的项目当属2014年11月28日开始运营的清华长庚医院,该医院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医院总规划床位1500张(一期1000张,二期新增500张),董家鸿院士任院长,是北京市首家实行“医管分治”模式的三级公立医院。


2025年5月28日开诊,清华长庚医院二期投入运营,新增500张床位,日门诊容量提升至1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在建设过程中获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及台塑企业无偿捐建支援,并引入台湾长庚管理模式,如Attending医师负责制、全责护理制等。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是清华大学首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2024年5月获评),床位500张,医院前身为电子工业部402医院,2003年划归清华,以神经精神学科、脑肿瘤科(北京市中医药重点专科)、妇产科为核心,拥有北京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脑肿瘤科),并设有多个国家级中西医协同科室。


此外,清华大学还有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两家三级综合医院。


其中北京华信医院床位760张,是北京市危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孕产妇转诊指定医院,拥有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认证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床位750张,是北京市东南部地区医疗中心,承担朝阳区400万居民的诊疗任务。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看医界Copyright ©看医界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20478号-2
上海医交会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503号